合肥市包河区:乘势而上,智能网联“链”向未来
手机预约乘车、绿波通行、前向碰撞预警、闯红灯预警……今年下半年,从包河区核心路段到花园大道沿线的15km道路上,市民将能亲身体验自动驾驶带来的黑科技与便捷。由大唐高鸿总包承建的安徽首条基于公开道路常态化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5G示范线项目,通过场景示范应用,在保障市民安全出行的同时,还将大幅提升路面出行效率。
同样在场景上做文章的,还有北科天绘、长泰科技和智行者。在今年5月26日举办的合肥市重点产业链首批场景清单发布暨“科技抗疫”场景主题活动上,北科天绘、长泰科技携手大唐高鸿入围《合肥市重点产业链首批场景机会清单》,智行者则入围《合肥市“科技抗疫”场景清单》。
这几家企业有着共同的特征:落户包河区,深耕智能网联,并且都入驻在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小园区,新产业,大发展。作为合肥市聚力打造的16条产业链之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呈“乘风破浪”之势,发展路线更明确,政策方向更清晰,产业联动更多元,曾经的很多设想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起势,“六个首个”开疆拓土
如果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一场“黄金赛道”上的长跑,那么合肥并非是“起跑”最早的城市,比起北京“搭基础”、上海“靠造车”、广深“做技术”,合肥智能网联汽车最大的特色是“建生态”。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合肥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质变的重要催化。瞄向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合肥(包河)智能网联示范区,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合肥为自己选择了一套组合拳打法。
据合肥市经信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潘澄海透露,安徽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刘惠为链长的产业链专班,合肥市也成立了相应的产业链专班,县区则依照各自区位、产业集聚度成立了相应的专班,在保障系列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合理规划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而这其中,包河区作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省产业战新基地,承担了合肥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任务,包河经开区则成为了产业集聚的主战场。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紧盯产业发展趋势,聚力强机制、强生态、强招商、强发声,包河经开区立足主导产业优势,锚定方向,探索创新,并迅速在全省确定了“六个首个”的产业先发地位。“我们通过发布安徽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制定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首个政策法规,牵头成立安徽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推动组建安徽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管理机构,建成安徽省首条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示范线,首个成立由政府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运营公司,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服务创新生态圈。”包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先财介绍说。
而这其中,联姻中关村,“第一区”携手“第一村”,让产业高地的打造目标呼之欲出。
深耕,产业集聚落地生根
2018年底,包河区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这既是中关村携手合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启步之举,也是构建“中关村—合肥”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一环。
谈起这次合作,园区运营方——合肥中关村协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璐深有感触:“合肥的产业基础、政府魄力和人才环境是促成我们选择在包河深耕智能网联的重要原因。”
彼时,合肥已坐拥江淮和安凯两大整车厂,全国重要的汽车和装备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新型平板显示基地、全国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些都为未来布局智能网联产业找到了利好切口。从京东方、长鑫存储再到蔚来汽车,合肥发展产业的决心和魄力有目共睹,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经验更是难能可贵。此外,拥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院所,让合肥如同“强磁场”,吸引省内及周边城市人才。天时地利加人和,逐步让中关村企业与合肥、与包河的合作从单点突破开始转向全面开花。
4月22日,为进一步丰富完善全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安徽省发改委研究,形成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第一批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清单。园区企业北科天绘上榜优势企业,智行者、阿波罗智行、仓擎智能、域驰智能、大唐高鸿、星云互联、长泰科技等7家企业上榜高成长性企业,在全省96家入围企业中占比近8%。
而这,仅仅是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产业生态集聚的剪影。
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69家,其中院士工作站2家,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大数据企业12家。产业链覆盖环境感知、决策控制、车载计算平台、车联网-V2X、高精度地图及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产业生态初具雏形。园区先后获评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合肥市创业孵化基地,并在合肥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市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考核中评优,更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智能汽车服务机构”,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产业运营商。
实干担当的“集结号”已吹响,如何做服务企业的“贴心人”成为了新命题。
共赢,协同发展携手并进
“希望能和主机厂开展深入交流”“如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产需对接太有必要,我们盼着多开几次”……在5月20日的一场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专题调研和座谈会上,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江淮汽车、蔚来汽车、大众(安徽)、比亚迪、长安汽车等19家企业代表面对面,了解发展实情、沟通意见诉求,共商思路举措。而这样的活动,今年在包河已经举办了多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自2019年《合肥市包河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正式发布以来,包河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以联结技术链和产业链协同创新为纽带,帮助传统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推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先行发展。而这其中,包河经开区带领中关村协创园一同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和生态服务体系,结合合肥市产业资源基础,探索政、产、学、研、金、介、媒、用一体化发展创新机制。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园区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针对性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政策申报等公益性服务,把企业的事当家事;一米协同、一里创新,为积累智能网联产业资源,构建产业生态,积极链接各方资源,以资本对接会、产需对接会为契机,为产业链及生态伙伴赋能;引进来后还需走出去,通过组织“大讲堂”、“智汇行”等活动,走访全国智能网联产业聚集地,为园区企业探讨产业发展方向,探索业务合作边界搭建平台;每月18日风雨无阻的企业服务早餐会,为企业搭建了零距离交流平台,有困难直接说,有问题当面解;申报合肥市包河区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专项债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了智能网联汽车塘西河公园 5G 示范运行线、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及包河区政府园区智能网联化应用等项目。至此,产业生态逐步完善,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
“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力争把安徽省打造成为全球智能新能源汽车创新集聚区。”这是安徽走在“十四五”新征程上,踩下产业升级发展“油门”后的足音。
对于包河经开区与中关村协创园来说,如何继续在产业发展、园区运营、企业服务上下功夫,如何联动产业、政策、资本、企业,做好产业策源,如何为智能网联生态链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路上的必答题。
“未来,我们希望培育3到5家智能网联领域的上市企业,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地标,建成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基地,建设千亿级创新型智慧园区。”沈先财说。
从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新基建风涌而至,再到如今《安徽省“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已然站上风口。
当科技创新元素找到区域发展和产业赋能的契合点、融入点、共振点,并逐渐内化成它的“颜值、气质和价值”,必将引得优质资源纷至沓来。
在包河,智能网联正乘势而上,链向未来。(记者 孟一凡)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