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职业体验教育就是以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让学生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通过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是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提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实施水平,促进普职融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要立足学校专业特色,精心设计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职业体验项目课程,强化科技、艺术、道德与职业的内在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在国家顶层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正在积极努力。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高质量和精细化,对接产业需求调整专业布局,从普通职业教育向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也在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坚持行动导向培养模式,完善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制度,遵循工作实践中职业能力的要求,注重面向工作导向的技术技能创新,旨在引导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被分流到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中,帮助其学有所用,崇尚“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笔者认为,开展职业体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职业教育展示自己一次难得的机遇。职业学校在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与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
职业院校可以深入探索和推进普职渗透,积极为中小学生加强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提供教师、场地、资源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向中小学生传授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通过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体验项目,了解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无人机、工业机器人、VR技术等,在体验中知晓国家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最新成果,了解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经济情况下层出不穷的新业态,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劳动热情,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其次,可以通过丰富职业体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听、看、做等多感官体验方式,参与人工智能、3D打印、VR、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技能类特点于一身的职业体验项目。
在职业院校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程序、组装配件等任务,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职业岗位。在职业体验过程中,使学生既可以认知到该门学科的职业规范和工艺要求,深入了解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中不同职业的特性和岗位特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在充分体验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第三,可以通过感染艺术氛围,帮助学生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体验融入传统文化技艺的编织、扎染、传统木工、绒绣、漆彩、木版水印、国粹体验等体验项目,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领略国之瑰宝的艺术技艺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灵活运用,让中小学生在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的同时,又能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当然,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部署,围绕回归教育本质这一核心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同步激励政策,确保服务保障。一方面,应当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如为教职工晋级、奖励及人事调整提供相应的依据,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应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能工巧匠以最新技术、设备、技能参与其。
总而言之,在发现、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认知、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大有作为,在行政部门的统筹部署下,为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更为普职融通研究与发展提供难得的实际案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