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今年高职扩招100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王继平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相继召开部长专题办公会、调度会和党组会专题研究,成立高职扩招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孙尧同志担任组长,召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同志集中研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部等部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主动作为、分工协作,从扩招重点领域、生源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梳理现有政策,在生源身份界定、宣传动员、奖助学金提标扩面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共同研制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高职扩招的布局,从招生院校上来说,主要是优质高职院校;从招生专业来说,主要是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从招生地区来说,主要是贫困地区,东部地区院校要加大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
一、高职扩招背景
一是经济结构变革有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支撑。
二是职业教育改革要深化。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扩招,就是围绕贯彻落实“职教20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须升级。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近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产业生力军。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职扩招工作,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实施方案,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实施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即中央统筹、地方主责、系统化推进、质量型扩招。
中央统筹,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一是分省确定招生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办法,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三是向中西部倾斜,发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作用,将2019年高职协作计划扩大至20万。四是落实同等待遇,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五是强化保障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引导地方政府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
地方主责,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主动作为,把高职扩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实施方案提出的高职扩招方向性、指导性意见,还需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把国家政策落实落地。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生源,如何有机组合教学资源,如何扩大学位供给等。
系统化推进,明确八项工作任务。一是合理安排扩招计划,综合考虑各地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经济支撑等因素。二是扩大服务面向,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三是实施灵活考试,适应不同生源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的需要。四是严格考招纪律,严格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规定,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五是分类教育教学,做到“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七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八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生均拨款、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予以倾斜。
质量型扩招,做好三个保证。一是用优质资源保证,用优质校拉动一般校,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二是用师资队伍保证,通过资源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三是用教学改革保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三、高职扩招预期影响
高职扩招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其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对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带来重大影响。
一是提供多样化成长成才路径。高职扩招使普通高中学生选择更多样,不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中职学生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通道、终身发展有基础”;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更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让更多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高职扩招后,将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整体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的生力军。
三是推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18年,我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48.1%。2019年毛入学率将超过50%,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高职扩招100万,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
四是促进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高职扩招丰富了生源构成,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融合,倒逼高职教育完善考试招生办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办学条件改善和评价机制改革,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成为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催化剂。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一是切实履行职责,尽快制定出台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配套文件。二是分省推动落实,与各省份签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时,将落实高职扩招任务作为重要内容。三是组织督导检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督查组,对各地扩招组织实施情况进行事中督查,并将各地落实情况作为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
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安排情况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 楼旭庆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有关精神,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教改办〔2014〕1号)和《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工作部署,教育部自2016年起将分地区、分部门所属高校普通高职招生计划审批权下放至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
高职招生计划审批权下放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保障了高职教育规格和质量,全国高职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从2015年348.4万人小幅增长到2018年368.9万人。按往年高职招生报到率推算,要实现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的目标,至少应安排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4万人。
二、工作进展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各地党委、政府坚决落实中央要求,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谋划、逐校测算、充分挖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部领导亲自推动、亲自协调,与各地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密切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扩招100万任务的完成。支持和鼓励各地体制机制创新,并在相关政策中给予激励和倾斜。
根据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经济支撑、办学条件、生源和入学机会等因素综合测算,并通过年度常规申报、集中紧急部署、点对点定向商议等工作举措,目前已落实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5万人,按照往年报到情况看,只要各地落实好招生计划,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任务应能如期实现。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全国分省、分部门高职招生计划总数下达后,教育部将组织力量敦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分校招生计划编制,将高职扩招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同时,考虑到高职招生计划审批管理权限已经下放省级政府,教育部将积极鼓励各地在国家下达的指导性计划基础上,根据办学条件、生源,以及高职扩招补报名情况,积极扩大高职招生,使更多城乡劳动力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情况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 王辉
为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近日教育部对做好今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针对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和受教育状况,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为各类群体提供多样化入学方式。
一、关于报名工作
目前,各地2019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考虑本次扩招的生源群体中,部分有报考意愿的群体(如部分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没有参加前期高考报名,各地将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一次在高考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具体时间由各地确定。一次在10月份,主要面向今年9~10月份退出现役的军人。各省原有高考报名条件保持不变。已经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不用再参加此次报名。根据国务院部署,本次高职扩招的宣传动员和各类群体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由教育、退役军人事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
二、关于考试工作
1.考试时间:考虑各地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工作进度不同,考试工作由各地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可在高考前,也可在高考后。
2.考试组织:原则上以高职院校单独考试为主,鼓励高职院校通过联合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3.考试形式和内容: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可采取现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或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文化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本省或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或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对于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根据学校基本培养要求,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录取。对于符合免试条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职院校予以免试录取。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于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可免予职业技能测试。前期已参加高职分类考试并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次高职扩招专项考试。
三、关于录取工作
关于录取的基本原则:根据技术技能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群体考生特点,分类确定录取标准,择优录取。录取中,将面向不同群体单列招生计划,一部分面向退役军人,一部分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新生入学时间由各地各校结合考试招生安排确定。10月份以前录取的新生,可在2019年秋季入学;10月份以后录取的新生,可在2020年春季入学。
四、关于组织管理工作
本次高职扩招工作以省级政府为主组织管理和实施,各省将因地制宜制定本地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保证公平公正,教育部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多样化人才选拔标准,不因扩招工作而降低规范管理要求。
高质量推进高职扩招 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邢锋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广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做好高职扩招工作,广东紧紧围绕扩规模和保质量两大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认识高职扩招
一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2018年新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62.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6.4%。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职扩招,可以有效缓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举措。民生是天大的事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我省用工需求趋紧,要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的年度目标,压力较大。高职扩招,让更多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高质量就业。
三是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满足人民群众期望的重要途径。2018年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43%,低于全国水平近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巨大。高职扩招,让更多的人上大学、掌握一技之长,既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期望,又扩大了高等教育覆盖面、提高了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
二、坚持扩规模与保质量并重做好高职扩招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统筹协调扩招工作,将高职扩招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高职扩招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省教育厅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扩招工作领导小组,拟定高职扩招工作方案,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高职扩招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压实地市生源组织发动责任,落实高职院校扩招任务。
二是全力保障学位供给。综合运用财政综合奖补等措施,省财政对省属公办高职院校新增学位给予综合补助,对欠发达地区生源发动和有关市属高职院校扩招给予适当奖补,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尤其是优质高职院校的积极性,保障学位供给。加快新设高职院校工作进度和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确保秋季如期开学。创新职业教育资源组合方式,实施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开展高职专业学院试点。
三是广泛发动生源报考。5月,组织首次高职扩招补报名。10月,省教育厅会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组织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第二次高职扩招补报名。同时,采取动态调整科类间计划等,提高高职院校录取率。
四是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省政府将高职扩招工作纳入2019年对地市政府和高职院校考核事项,将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作为本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进行专门督查。加大助学力度,扩大奖助学覆盖面,提高资助额度,完善绿色通道,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就读。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政策、高职办学特色等宣传工作,鼓励更多考生报读高职院校。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以周转编制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破解教师紧缺难题。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指导和督导,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广东高职扩招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进取,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8万人的高职扩招任务,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组建提质扩招联盟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司徒渝
高职扩招100万,是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校的带动引领作用,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与省内7所高职院校组建提质扩招联盟,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创新模式,今年力争扩招10000人。
联盟扩招重点考虑三个方面需求:
一是成德绵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将我校牵头组建的“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与“提质扩招联盟”进行有机融合,与联盟学校共享设在我校的重大产教协同工程中心和平台,校企联合制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成德绵经济带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重点在数控、焊接、电气自动化、飞行器制造等专业进行扩招,为成德绵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特困连片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需求。联盟学校覆盖省内有代表性的地区,其中在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凉山彝区、阿坝藏区各1所,全面创新改革成德绵军民融合试验区4所,高职发展相对薄弱的川南川东北地区各1所。联盟学校通过对口支援、互帮互助,整体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人才。
三是社会生源半工半读、就近学习的需求。采取弹性学制,推行“1+X”试点,学生可在联盟学校就近入学,将阶段性学习成果存入“学分银行”,联盟学校间学分互认、标准统一,学生修满学分可获得毕业证书。例如泸州是农民建筑工人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地处该市的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招收的学生,如果工作地发生变动,可就近在联盟内其他学校继续学习。
针对扩招生源的多样化,主要采取四个举措:
一是联盟协同招生。针对不同考生群体,采用单独考试招生、技能面试等形式,在省考试院组织下,联盟学校整体宣传、联合考试、成绩互认、多志愿填报、按志愿录取,减轻考生考试负担。
二是分类精准教学。结合不同生源的文化基础、技术技能水平、从业经历差异,分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块化教学,加强过程考核和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灵活多样学习方式。
三是校企协同育人。联合行业企业和联盟学校,共同制定教学标准,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习模式,推行“双教师”授课,将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课堂。与企业基层党组织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共享就业资源。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发布联盟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和企业用人信息,为企业提供更多用人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四川是人口大省、工业大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我们将以高职扩招为契机,建立新机制、开创新模式,不断提高联盟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央统筹,教育部牵头 多部门协同推进
一是分省确定招生计划,重点布局在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办法,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
三是向中西部倾斜,发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作用,将2019年高职协作计划扩大至20万。
四是落实同等待遇,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五是强化保障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引导地方政府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
1.地方主责: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主动作为,把高职扩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实施方案提出的高职扩招方向性、指导性意见,还需地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把国家政策落实落地。比如:如何吸引更多生源,如何有机组合教学资源,如何扩大学位供给等。
2.系统化推进,明确八项工作任务
一是合理安排扩招计划,综合考虑各地生源情况、办学条件、经济支撑等因素。
二是扩大服务面向,面向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
三是实施灵活考试,适应不同生源群体特点和受教育状况的需要。
四是严格考招纪律,严格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政策规定,加强考试招生监督管理。
五是分类教育教学,做到“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
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七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八是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生均拨款、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予以倾斜。
3.质量型扩招,做好三个保证
一是用优质资源保证,用优质校拉动一般校,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二是用师资队伍保证,通过资源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
三是用教学改革保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来源 | 教育部